- 地址:
-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- 邮箱:
- admin@youweb.com
- 电话:
- 400-123-4657
- 传真:
- +86-123-4567
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5月13日(昨日)消息: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,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。
当天,知网回应表示,坚决支持,全力配合。“我们将以此次调查为契机,深刻自省,全面自查,彻底整改,依法合规经营,创新发展模式,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,努力将知网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,推动学术传播交流,促进国家科技创新,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。”
事实上,知网因为收费过高、不合理涨价等问题深陷舆论风波,并非一次两次。一个月前,一则“中国科学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计划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”的消息,又一次将知网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在今年的4月8日,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布通知称,同方知网(北京)技术有限公司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,即日起,将无法正常下载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。
关于停用的原因,通知表示:“中科院与同方知网公司就费用、订购模式展开积极讨论,但在多轮艰苦谈判后,中国知网数据库依然坚持近千万的续订费用,并且在成员数量、单家价格等方面条件相当苛刻。”
图源:红星新闻
“价格连年上涨、开通费用近千万”,高昂的订购费用使中科院不得不暂停了与知网的合作。
根据红星新闻4月17日的消息,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记者证实,网传的近“千万级别”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,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。
“自2022年4月20日起,停用CNKI数据库。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,应该80%的文献都能代替,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。”至于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,该老师表示,目前并不确定,“至少今年应该没有这个计划了”。
然而,两天后,知网对“被中科院停用”一事做出回应,表示上述消息不属实。
官方微信公众号上《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》表示,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,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,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。
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,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,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。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,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。
图源:红星新闻
近年来,知网多次因频繁涨价而遭遇多所高校抵制。过去十年间,至少有6所高校因知网涨幅过高而决定暂停使用知网,如武汉理工大学、北京大学等曾在2016年发布过相关通知。但在停用一段时间后,各高校架不住知网垄断性的论文库,不得以重新启用。
不仅是各高校苦于知网的“垄断地位”,许多学者也经历着知网的“霸王条款”。去年年末,“武汉89岁教授状告知名网站获赔70多万”新闻,算是为“反对知网侵权”打出响亮一枪。
事件的起因,是年近九旬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突然发现,自己的100多篇论文在期刊刊发后,竟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并传播。读者甚至他自己,在下载文章的时候还要付费,但他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。于是,老教授状告知网的运营方,并全部胜诉,累计获赔70多万元。
在接受采访时,赵德馨教授表示,“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数据库,还通过电脑、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,不仅不告诉我,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。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?”
图源:极目新闻
意想不到的是,当赵教授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后,知网下架了他的所有论文,更让不少人开始质疑中国顶流学术网站的“初心”。
中国知网在中文学术文章检索市场的垄断地位是众所周知的。据知网官网介绍,截至2017年知网已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,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;签下期刊8000余种,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到2300余种,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%以上;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,日更约1万条,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/年。
此外,知网所占市场份额是绝无仅有的。财报数据显示,2017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9.7亿元,毛利率61.23%;而到了2020年,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,毛利率近54%。
但与知网高额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,却是作者们的微薄收入。要知道在知网发一篇博士论文,仅仅能收到100块的现金加上400块阅读卡。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,“写一篇论文不仅掏空了脑子,还要掏空钱包。”
所谓“天下学子苦知网久矣”,市场监管局在发出“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进行立案调查”之初,无数人拍手叫好。期待大众能得到想要的结果~
?整理 | Swagpp
编辑 | Swagpp